产品目录
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详细内容
大气采样器如何进行维护
点击次数:31 更新时间:2025-10-30
 大气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污染物样品的设备,其维护的目的是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、数据准确可靠,并延长使用寿命。以下是针对大气采样器的详细维护方法,涵盖日常检查、定期保养、故障处理及存储注意事项:

一、日常检查与清洁

  1. 外观检查
    • 外壳完整性:检查采样器外壳是否有裂纹、变形或腐蚀,尤其是户外长期使用的设备,需重点检查防雨罩和密封条是否完好。
    • 连接部位:确认采样管、电源线、传感器接口等连接是否松动或脱落,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数据异常。
  2. 进气系统清洁
    • 采样头清理:用软毛刷或压缩空气清除采样头(如滤膜夹、进气口)的灰尘、昆虫或蜘蛛网,防止堵塞影响流量。
    • 滤膜更换:根据采样环境污染程度定期更换滤膜(如每24小时或污染严重时更换),避免滤膜堵塞导致流量下降。更换时需记录滤膜编号和更换时间。
  3. 流量系统检查
    • 流量校准:使用标准流量计(如皂膜流量计)定期校准采样器流量,确保其符合设定值(如100L/min)。若流量偏差超过±5%,需调整或维修。
    • 泵体维护:检查采样泵(如隔膜泵、旋片泵)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常噪音或振动。若泵体发热严重,可能是润滑不足或部件磨损,需及时处理。
  4. 传感器与电路检查
    • 传感器状态:检查温度、湿度、压力等传感器是否显示正常,避免因传感器故障导致数据失真。
    • 电路板清洁:用干燥压缩空气吹扫电路板灰尘,防止短路或接触不良。避免使用湿布擦拭,以防电路腐蚀。

二、定期保养与校准

  1. 流量系统深度保养
    • 泵体润滑:对隔膜泵或旋片泵的活塞、轴承等运动部件添加专用润滑油(如硅油),减少磨损。
    • 流量计清洗:若使用玻璃转子流量计,需定期拆卸清洗转子,避免污垢积累影响精度。
    • 校准周期: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流量校准,高污染环境或关键监测项目需缩短至每月1次。
  2. 传感器校准与更换
    • 温度/湿度传感器:使用标准温湿度计对比校准,偏差超过±1℃或±5%RH时需更换。
    • 压力传感器:用标准压力计校准,确保气压测量误差≤±1kPa。
    • 气体传感器:若采样器配备SO₂、NOx等气体传感器,需定期用标准气体(如1ppm SO₂)进行零点/跨度校准,避免灵敏度下降。
  3. 电池维护
    • 充电管理:长期存放前需将电池充满电(至80%-90%),避免过度放电导致电池损坏。
    • 电池更换:若电池续航时间明显缩短(如原续航8小时降至4小时),需更换新电池(如锂电池或铅酸电池)。

三、故障排查与处理

  1. 流量异常
    • 现象:流量显示为0或远低于设定值。
    • 原因:滤膜堵塞、采样管折弯、泵体故障、流量计损坏。
    • 处理:更换滤膜、检查并理顺采样管、维修或更换泵体、校准或更换流量计。
  2. 数据异常
    • 现象:温度/湿度/压力显示错误或波动大。
    • 原因:传感器故障、电路板接触不良、环境干扰(如强电磁场)。
    • 处理:校准或更换传感器、检查电路连接、远离干扰源。
  3. 泵体故障
    • 现象:泵运行噪音大、发热严重或无法启动。
    • 原因:润滑不足、部件磨损、电机损坏。
    • 处理:添加润滑油、更换磨损部件(如隔膜、旋片)、维修或更换电机。
  4. 电源故障
    • 现象:仪器无法开机或频繁重启。
    • 原因:电池电量不足、电源适配器损坏、电路板短路。
    • 处理:充电或更换电池、更换电源适配器、检查电路板并修复短路点。

四、存储与运输注意事项

  1. 长期存储
    • 环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、通风、避光的环境,温度控制在-10℃至40℃,湿度≤70%。
    • 防尘防潮:使用防尘罩覆盖仪器,并在箱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包),避免电路受潮。
    • 电池管理:若长期不使用,需定期(每3个月)充电维护,防止电池过放。
  2. 运输保护
    • 防震包装:使用专用运输箱,内部填充泡沫或气垫,固定仪器各部件,避免运输震动损坏。
    • 避免倒置:运输时保持仪器正立,防止液体(如冷却液)泄漏或部件移位。
    • 环境控制:若运输环境温度恶劣(如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),需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。

分享到:

加入收藏 | 返回列表 | 返回顶部